这个计划的确是可行的。
首先是阴雨天气,德军两个师可以隐藏在沃佳纳亚附近不被敌人发现,这给德军的反攻和穿插创造了条件。
其次,就是俄军将主力集中在普洛多维托耶附近,在德军突然从侧翼进攻时就来不及回援,尤其是在这种到处都是泥泞的环境下。
于是,德军很有可能会势如破竹将俄军后方防线撕开,甚至有可能在俄军主力回援之前重新占领顿河防线......一旦德军占领顿河防线,俄军的问题就大了:渡过顿河的俄军无法得到补给战斗力锐减,而没渡过顿河的俄军却因为没有部队而无法进攻。
到时,就不是罗马尼亚军队被围的问题,而是俄军被困在顿河西岸要被围歼的问题。
想到这,杜米勒雷斯库就不再迟疑了。
“就这么干!”杜米勒雷斯库说:“那么,你们什么时候发起进攻?”
“最好是两到三天!”沃尔夫少将回答:“你知道的,这样一来敌人才会将更多的兵力集中在普洛多维托耶附近,同时两、三天之后我们的准备更充分,天气也将变好我们能得到更多的空中支援!”
“没问题!”杜米勒雷斯库满口答应了下来。
杜米勒雷斯库之所以这样回答,是他以为以罗马尼亚第6军以及意大利师的兵力以逸待劳对付俄军,不说能打胜仗,但守住有完备工事且补给充足的普洛多维托耶两、三天没什么大问题。
但杜米勒雷斯库很快就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是第51集团军的部队除了补充的那些新兵外大多都是精锐部队,他们的战斗素质和装备不是罗马尼亚军队能比的,尤其是此时的苏军还大量装备了适合阵地战、巷战的火箭筒。
其次是苏军兵力充足,他们几乎是日夜不停的轮番进攻,所以一天其实可以当两天用。
最先赶到普洛多维托耶的是骑兵第61师,骑兵指挥官沙普金中将这是有抢功的意思,或者也可以说是向集团军司令特鲁法诺夫表达无声的抗议......在战略决策是没有选择骑兵为主攻力量。
如果往更深层分析,则是沙普金中将不愿意承认骑兵将就此退出战争舞台。
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他们一辈子都在骑马,都在马背上演练怎么杀敌、以什么队形冲锋。他们风光无限,而且是当之无愧的“高级”兵种。
突然有一天,所有人都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他们,并告诉他们:“骑兵已经过时了,从你们的马背上下来吧!”
沙普金永远也不会承认这一点,他认为骑兵肯定会有它存在的道理,如果说步兵都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的话,骑兵没道理会退出战争。
或许是为了证明这一点,沙普金没有按照特鲁法诺夫的命令辅助、掩护机械化部队前进,而是放纵甚至暗示部下加快速度直取普洛多维托耶。
在这其间,骑兵甚至还打赢了几场仗,他们在敌人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冲进罗马尼亚军队的军营然后大杀一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