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讲所的学员们并不是单纯的书呆子,偶尔晚上静极思动也会组织一场篮球比赛,D校内是有一座迷你篮球场的,条件简陋,但并不妨碍大家挥洒汗水。
作为班里难得的年轻人,林为民对这玩意是不太感兴趣的,还是让大爷们玩去吧。
到了周末,难得的休息时光,班里人提前说好一起去颐和园逛一逛。
周日一大早,18路公交车一到,二十多号人一窝蜂涌上公交车,把司机吓了一大跳。
上了车,众人说说笑笑,气氛轻松愉快。
颐和园是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燕京西郊,跟D校所在的东郊一东一西,快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在如今没有私家车的年代,算是一段漫长路途了。
一众人光在路上就折腾了快两个小时。
算起来,颐和园是从1928年就正式对民众开放的,不过在当时进圆游玩票价极为昂贵。
曾在燕京大学任教的吴虞曾带领家人到颐和园游览,他在当天的日记中记述:
五月十五日,星期四,阴晴不定。同三女四女,坐汽车游颐和园。往来车费十元,酒资洋一元。门票洋一元二。入排云殿又买票,每人洋五角,谐趣园又买票,每人洋二角。西餐洋十元,饮茶洋七角六。汽车场停车费三角。购买的颐和园图一张,洋一角。四女为予买枣木手杖一根,洋五角。园中陈设全收,桌上花瓶,只余木座,尘凝数寸,门贴封条,惟睹其建筑之宏壮……湖中有舟,游湖可三元则至五元。
吴家父女三人游一次颐和园,花了二十多块大洋,相当于当年购买10袋面粉的钱,约有400多斤,可供一人食用一年有余。
如此昂贵的票价,自然不是平民百姓家所能承受,所以当时能够到颐和园里参观游览的依然是权贵豪富们。
建国后颐和园的每张门票定为2角,后又改为1角。中间有段时间改为5分,到林为民他们来游玩这次,票价又改回了1角钱。
一行人买完了票就进了颐和园,林为民第一个感觉就是水多,粗略看过去,水面能占了园区面积大半。
瞿晓伟是燕京人,临时客串起了导游。
“咱们旁边就是圆明园,这个颐和园啊,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吸收了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现如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林为民入眼觉得特别大的水面,便是构成颐和园最主要的景点之一——昆明湖,整个颐和园基本就是围绕着混明湖打造的。
此时已是四月中旬,地处北国的燕京已经春暖花开,湖边的垂柳枝头抽出嫩黄色的生机,阳光正好,春风拂面,一切都让人心旷神怡。
如今的颐和园没有后世修缮的那么簇新,但胜在没有那么多的商业化运营,一张门票玩到底,胜在自然、简朴。
绕着昆明湖游走,一路是几座殿宇,仁寿殿、德和园、玉兰堂,穿过建筑群,便是万寿山。
万寿山是燕山余脉,上面的建筑群依山而筑,上到山上能看到以佛香阁为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后山有XZ佛教建筑和五彩琉璃多宝塔。
山上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
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组体量大而形象丰富的中央建筑群。这组大建筑群包括园内主体建筑物──帝、后举行庆典朝会的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
与中央建筑群的纵向轴线相呼应的是横贯山麓、沿湖北岸东西逶迤的长廊。
景点多、地方大,光是逛个万寿山,众人就有些腿软了,不知不觉到了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