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他们这些人,有的是放弃了稳定的工作来投奔行远的,有的是走投无路来投奔行远的,他们都希望行远发展得好,自己研发的产品能赚钱,这样他们的工作才有保障,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回来之后,远秋又给行远做了一个专题访问,给行远在省报上免费打了一次广告。
业务员们也不辞辛劳,积极奔走于各个建筑工地和建筑公司,推销自家的挖掘机。
这天,远夏接到司海波的传呼,让他赶紧给他回电话。
远夏当时正在外面,赶紧找公用电话给司海波打了过去。
司海波说:“你现在有没有空?来一趟上海吧,我给你介绍一个客户。他开了一家建筑公司,在浦东承包了几个大项目,需要不少挖掘机。看看你们的产品能不能符合他们的要求。”
这可是天降馅饼的好事,远夏忍不住笑起来:“海波哥,你总是会带给我惊喜啊。”
司海波得意地说:“那是,咱们是什么关系啊!这开建筑公司的朋友是我在海南炒地皮的时候认识的,当时他听了我的劝,及时抽身了,损失不大。说起来他也得感谢你,让他买你几台挖掘机,当是利息了。”
远夏开心地大笑:“好,那我现在就过去。”
第132章 成交
第三天,远夏便在上海跟司海波碰了头。
翌日司海波便带着他去浦东见了鸿远建筑公司的老板张援朝。
张老板的名字极具时代特色,一看就知道是哪个年代的人。他是宁波人,原本在中建集团上班,后来主动下海,组建了一个建筑工程队,慢慢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是个资产过千万的建筑公司了。
司海波跟他是在海南认识的,因为是同乡,走得比较近。
张老板原本是承包建筑的,看人炒房炒地皮赚了大钱,也禁不住诱惑,又注册了个房地产公司,跑去炒房地产。买了不少地皮,还自己建房子卖。
司海波卖了地皮抽身的时候,跟张援朝吃了顿饭,并且劝他及时抽身。
张老板随后开始处理在海南的业务,将地皮卖了,只有在建的楼房还没竣工,不好处理,只好硬着头皮建完。等到建完的时候,赶上政策下达,房子还没卖完,再也卖不出去,砸手里了,亏了不少。
--